当前位置:OKEX官网 > 区块链快讯 > 被区块链反噬的公司们

被区块链反噬的公司们

admin2021-08-29 17:02:38区块链快讯362
对大多数单打独斗、急功近利的“小作坊”式公司来说,实在太容易被这个需要大量且持续进行资源投入的行业“反噬”。

虽然区块链仍处于产业发展的混沌期,但从业门槛已经定的十分清晰。除去拥有一定资金、技术沉淀的企业,对大多数单打独斗、急功近利的“小作坊”式公司来说,实在太容易被这个需要大量且持续进行资源投入的行业“反噬”。 

作者 | 辛夷

 “区块链是瞬息万变的”,不止一个区块链从业者这样告诉过起风财经。“未知”似乎永远是一种说不分明但难以反驳的动力,续燃着众多区块链企业在行业低谷期的热情。

 然而一年以来,恐怕很难有人能总结出区块链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首先,政策的“刻板印象”没有变。纵然中央政府早已将区块链作为新兴技术写入国家发展战略,但大部分人对区块链政策的印象依然停留在2017年国家紧急叫停“ICO”的“94禁令”中。

 而后央行营业管理部支付结算处于2018年1月17日下发的《关于开展为非法虚拟货币交易提供支付服务自查整改工作的通知》,以及2018年8月24日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都只是对“94禁令”的不断锐化。

 其次,行业的胶着状态没有变。从市场认知度来看,“94禁令”后,区块链金融投资领域泡沫依然明显,“比特币”们引发的大规模混乱仍牢牢困住了社会各界对区块链的认知。

 从技术进展来看,安全、效率和分布式的三角悖论是如今所有底层开发者解答不了的谜题。

 从落地应用来看,真正落地能服务实体、产生社会效益的区块链项目几乎没有,用科技代替制度和信任的众多模式设想也纷纷沦为纸上谈兵的乌托邦。

 但区块链还是在变,只不过变化的不是宏观角度下止步于“初级阶段”的行业发展进程,而是微观视野中那些切身经历过合作自签约到中断、资方从汹涌到撤离、环境由混沌到动荡的,被区块链“反噬”的公司们。

 “心态崩了”的大公司

 大公司和区块链捆绑进入大众视野,肇始于2017年底2018年初逆市上扬的“区块链概念股”。

 当“ICO”变得不可行后,很难说清楚是被币圈挤掉的热钱涌入了A股市场,还是上市公司为了刺激暮气沉沉的股价而主动拥抱了炙手可热的区块链。

 数据显示,当时84只区块链概念股中有73只曾出现涨停,超过10次涨停的有7只。虽然在证监会介入后,股价波动异常的上市公司悉数发布“业务尚在探索、未取得实质性成果”的澄清公告,但还是凭借一波“只要上概念就能涨股价”的市值操作,完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资本“快闪”。

 如果说年初的概念炒作只是来去匆促的集体闹剧,那么今年年中的业务性剥离,则代表了以区块链业务作为盈利增长点的上市公司的初步溃败。

 典型的案例是“智链”。

 智链于去年4月由上市公司中南建设与美国公司PEERNOVA合作成立,其中,中南建设持股51%,PEERNOVA INC持股49%。根据智链官网显示,其业务定位为“企业级区块链技术平台及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并凭借与“善粮味道”的战略合作在区块链溯源行业内拥有较高的知名度。

 几乎就在一年后的2018年4月26日,中南建设发布公告称,拟以1100万元向控股股东中南控股转让其所持智链51%的全部股权。

 中南建设董秘办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剥离智链,更多的是基于减少非主营业务投入,将重点放在以房地产开发为主的现有业务上的考虑。

 业内普遍猜测,智链从含着金汤匙出生资本新宠沦为被战略放弃的“沧海遗珠”,或与其连续亏损的业绩表现有关。

 数据显示,2017年末,智链录得营收12.55万元,净利润亏损高达656.56万元;截止2018年一季度末,公司营收进一步缩小至11万元,净利润则依然处于265万元的亏损状态。

 无独有偶。2018年7月21日,中南建设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作价1.1亿元转让旗下另一区块链公司——上海金丘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部33.33%的股权。

 据悉,金丘股份为中南建设2016年12月以1亿元的价格购得,法人左鹏曾做过业绩承诺,相关媒体报称,2017年金丘股份并未实现该承诺。

 另一个“剥离”的典型是迅雷。2018年1月12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关于防范变相ICO活动的风险提示。

 提示中指出,以迅雷“链克”为例,发行企业实际上是用“链克”代替了对参与者所贡献服务的法币付款义务,本质上是一种融资行为,是变相ICO。同时,迅雷还通过招商大会频繁推销、发布交易教程助推炒作等方式,吸引大量不具备识别能力的群众卷入其中。

 “链克”可视为迅雷的自有数字资产,自2017年下半年开始引发大量关注和争议。而受互金协会风险提示影响,美国当地时间1月12日,迅雷股价暴跌27.38%至16.63美元,盘中最低触及16.01美元低点。

 “点名”事件之后,迅雷迅速回应并不断缩小事件影响。截至目前,迅雷已公开宣布将包括链克、链克商城和链克口袋等区块链业务,打包出售给新大陆科技集团旗下的北京链享云科技有限公司。

 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意味着迅雷正式调整区块链业务方向,从此前围绕链克经营生态到专注底层区块链技术开发转型。

 “很多区块链项目都是花钱赚吆喝,上市公司有财报压力最后就卖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联盟链开发者对起风财经称,“名与利的关系从来都不清晰,现在大公司的心态已经开始崩了”。

 “手停就口停”的“小作坊”

 剥离区块链对大公司的影响终究有限。

 将智链“移除好友”的中南建设业务涵盖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酒店、商业等多个业务板块。

 2017年财报数据显示,中南建设的营收来源中,房地产开发业务占比62.2%;建筑工程施工业务占比32.5%;酒店、商业服务等业务占比5.3%。

 “有钱任性”的上市公司尚且可以包容作为“盈利黑洞”的区块链副业,但将区块链视为“命根子”的初创公司显然没有那么幸运。

 “现在市面上五、六个人组成的‘作坊式’区块链技术公司很多,其中有不少是大型互联网科技企业跳槽出来做的”,一位在华南地区提供区块链底层加应用技术解决方案的创业者胡涛(化名)称,区块链行业注重集群、联盟、配合,很多小团队出来后会抱团做技术开发,至于能否接到项目基本全看运气。

 “有时候这些团队能接到两、三个项目,就够它们活上三、五个月;但是广东人讲‘手停就口停’,现在政策等外部环境波动这么大,作为小公司如果接不到单子就没办法,最后只能回到大公司工作,等到市场回暖就再出来”,胡涛如是说。

 除此之外,行业的不确定性因素也是杀死”作坊式”区块链公司的普遍原因。

 某数字资产交易所的负责人李肖(化名)对起风财经爆料称,“我朋友的区块链开发团队曾经被一家在韩国注册的矿机公司投资,这家矿机公司巅峰时期一个月有三、五百万人民币的净利润。后来行情跌了,这家矿机公司利润蒸发三分之二,就不给我朋友钱了,导致他当时手里的项目做到一半就把团队解散了”。

 在胡涛看来,“作坊式”区块链公司囿于没有支撑和积累,最后只能根据市场行情周而复始的进进出出,更有甚者直接通过“发币”的方式铤而走险,给自己“续一秒”。

 “创业者也不傻,其中很多人眼看着融不到资就一头栽进了币里,讲课、洗脑、投资。我公司后面的写字楼,每天一抓一大票,你现在去看,说不定就有警察正在查”。

 “行业发展靠氛围,在如今的产业环境下,‘作坊式’公司永远也不会有积累,除非飞来横财,在财务自由的基础上网罗资源、专注技术,才有一丝希望生存下去”,胡涛如是说。

 “能活下去的公司,没有区块链也能活”

 某Token Foud投资人Ethan(化名)对起风财经说,从始至终,区块链领域能获得投资的项目只集中于两类,一类是纯发币圈钱的空壳项目,“当时交易所还没被国内禁掉,项目方和投资人彼此心知肚明,一个项目什么都没有就是为了上交易所割韭菜”;另一类项目则是借了区块链概念的“古典创业者”,“这些公司没有了区块链照样能活,投不好也投不死”。

 新三板挂牌公司英拓网络的董事长兼CEO练志锋接受起风财经专访时坦言,英拓网络作为广西最大的IDC(互联网数据中心)提供商,在深圳开拓区块链开发业务时也依然没有放弃企业原先的云计算、大数据业务板块。

 根据英拓网络2018年半年报显示,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736.7万元,同比增长151.15%,净利润63.68万元,几乎较去年同期增长7倍。

 除去以英拓网络为代表的有业务根基的中型公司,以“卖货”为代表的技术研发公司则是一种另类的“命硬派”,典型如“趣链”。

 据了解,趣链科技设立于2016年7月,创始团队全部出身浙江大学计算机系,公司主要通过区块链底层平台技术,为企业等提供区块链网络解决方案。

 2016年年底,趣链即与浙商银行合作推出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的移动数字汇票平台,成为区块链行业中为数不多的在c端产生影响力的产品。

 此后,趣链又与中国银联、上交所、工商银行、美国道富银行、德邦证券等一大批国内外大型金融机构,以及谷歌、微软、华为等知名科技企业开展了区块链合作。

 今年10月,成立两余年的趣链又推出了全新区块链开放服务平台——飞洛,并对外宣称下一步将探索区块链+金融。

 某区块链业内知情人士对起风财经透露,趣链通过不断与明星机构合作赚取声量,又通过“卖货”的方式赚取稳定的现金流。“只不过这种方式不性感,很多圈内的资方不喜欢,恐怕没有什么延续性”。

 不过在起风财经看来,趣链如今令人羡慕的发展路径实则有很大的偶然性。

 今年5月27日,上市公司新湖中宝披露公告显示,截止目前,12家公司合计持有趣链科技100%股权。

 其中,上市公司信雅达出资额为150万元,持有趣链科技6.0212%的股份;浙大网新出资额同为150万元,持有趣链科技6.0212%的股份,信雅达以及浙大网新并列趣链科技第八大股东。

 其中,趣链科技第二大股东星辰投资是复星掌门人郭广昌旗下的投资平台。

 而新湖中宝公司拟斥资逾12亿元投资趣链的交易事件,也因趣链2017年高达1521.74万元的净利润亏损与其激增约2倍的估值不匹配,而引发了监管层的关注。

 主营业务以地产开发为主同时进行金融及金融科技投资的新湖中宝,此次大手笔布局区块链公司,也被业内普遍质疑为资本炒作。

 虽然后续趣链方面一直未予回应,但其“高贵的出身”,还是给其之所以能与众多明星项目进行合作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事实上,无论是何种规模和形态的公司,区块链都兼具“蜜糖”和“砒霜”两种清晰的属性——即使短期内能被资本追逐,但价值预期却只能无限放长。

 虽然区块链仍处于产业发展的混沌期,但从业门槛已经定的十分清晰。

 也正因如此,从真实的企业生存角度去看,除去拥有一定资金、技术沉淀的企业,对大多数单打独斗、急功近利的“小作坊”式公司来说,实在太容易被这个需要大量且持续进行资源投入的行业“反噬”。

 “我也是持续创业者,创业这件事本身就不是人做的”,练志锋说,“区块链很动荡,没准备好不要做”。

本文来源:起风财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okx官方网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okexk.com/post/1100.html

相关文章

150 多页 PPT,全面总结加密货币世界发展现状

150 多页 PPT,全面总结加密货币世界发展现状

150 多页 PPT、近 300 个图表,以下是加密货币生态采用现状最全面的调研,告诉你,加密货币世界最让人兴奋的发展是什么。 撰文: Elias Simos、Tara Tan 被新冠肺炎疫情困在家中的中国加密货币社区朋友们,...

复盘 2019 DeFi 三驾马车:稳定币、借贷市场与去中心化交易所

复盘 2019 DeFi 三驾马车:稳定币、借贷市场与去中心化交易所

2019 年 DeFi 行业完成了基本的模式探索、产品试水、用户培育等市场筑基发展,出现了多产品组合模型、多资产抵押趋势、多场景应用的趋势。 原文标题:《DAppTotal 研究院:2019 年度 DeFi 行业研究报告》 撰文...

IRIS 基金会计划定期销毁自持通证让利社区,保证整体通胀为零

IRISnet 计划通过一年期的 IRIS 通证销毁计划,保持每次销毁后通证在 20 亿初始水平,以及上线第一年实际通胀率为零。IRIS 基金会称,设计该销毁计划是为了支持 IRISnet 生态持续发展。 IRIS 基金会宣布了...

Placeholder 带你读懂 DeFi 应用的流动性模型

Placeholder 带你读懂 DeFi 应用的流动性模型

Maker、Compound 和 Uniswap 这三个主流协议在设计上都凸显出了流动性优势:用户无需找到某个特定的对手方就能进行交易。 原文标题:《观点 | 当前 DeFi 应用的流动性模型》 作者:Alex Evans,来自...

谷燕西:为什么 DeFi 需要合规落地?

现在区块链行业中存在着中心化金融与 DeFi 之争。DeFi 的理想主义者们坚持采用完全去中心化的、不同法币挂钩、保持交易者匿名的方式来提供金融领域中的一些具体功能。但是我认为,坚持采用这种方式做金融业务就无法做大,只能被限制在一个边缘的小...

按去中心化程度从一到六级排序:真正的 DeFi 仍未出现

按去中心化程度从一到六级排序:真正的 DeFi 仍未出现

这篇文章通过对主要的 DeFi 借贷协议的介绍,梳理出了每个协议的去中心化程度。分析基于事实,虽然有一点点「自卖自夸」bZx 的成分,但还是值得一读的,是少有的从金融技术角度比较和剖析 Defi 项目开放性的文章。 有一种说法是,...